其实有这种困扰的并非老姨一家,我相信很多农民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并始终找不到打开销路的办法。其实原因无外乎这几点:
-
不了解市场
在农村,农民选择种什么都是看去年种什么挣钱来决定的。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了解市场的行为,但仍处于初级阶段,他们看得是去年的市场,而非去年市场背后的市场逻辑。毕竟市场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去年畅销的,今年并不一定畅销。农民还是要从产业的上下游综合考虑市场需求的。比如棉花卖的好不好,还是要看纺织行业的发展情景的。
2. 不懂最先进的销售手段
其实打开电子商务平台不难发现,很多专门销售土特产的店铺并不少见,其中不乏销量很多的店铺。细看他们的店铺装修一般、产品图片一般,但他们确实是带动了一批人实现致富。其实原因很简单,他们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农村人还在怀疑网络购物的时候,他们已经成为第一批试水的卖家,所以,他们的店铺在一开始便积累了不错的客源,长期销量好也就是顺其自然的事情了。
农产品滞销的新闻不绝于耳,然而依旧有很多农民靠敢打敢拼的、敢于尝试的精神获得了更好的销售渠道,为自家的农产品找到了好的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