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主页 | 保存桌面 | 手机版 | 二维码
77

中国农副产品网

中国农副产品网中国农产品网中国农业网

网站公告
中国农副产品网汇集中国农产品等资源
新闻分类
  • 暂无分类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不是简单的农产品网上销售,农村电商有了新任务与新方向
新闻中心
不是简单的农产品网上销售,农村电商有了新任务与新方向
发布时间:2018-03-21        浏览次数:510        返回列表
 近日,2018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外公布。作为农村创新发展的重要新生事物,农村电商自然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事实上,农村电商在此前已经连续4年得到中央1号文件的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对农村电商有了更加明确的导向,这就是农产品上行。但是,与风生水起的消费品下行不同,在助力农产品上行过程中,农村电商由于种种现实问题,成效甚微。在此背景下,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对农村电商提出了更加明确的任务,这对农村电商来说更多的是挑战,农村电商必须迎难而上。

那么,在农产品上行方面,农村电商该如何发展呢?北京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赖阳认为,电商不能理解为过去的简单的网上销售,农村电商不是说农民在线上开一个网店就叫电商,农村电商包含农产品生产、物流配送、销售等流程的方方面面,今后也应该从这些环节进行模式转变,打好基础,让农产品与市场实现真正的对接。

农产品上行难在哪

《意见》中提到,重点解决农产品销售中的突出问题,加强农产品产后分级、包装、营销,建设现代化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体系,打造农产品销售公共服务平台,支持供销、邮政及各类企业把服务网点延伸到乡村,健全农产品产销稳定衔接机制,大力建设具有广泛性的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设施,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农业产业模式,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加快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

由此可见,今年中央1号文件对农村电商提出的重要任务就是助力农产品上行。

众所周知,农村电商是消费品下行与农产品上行的双向流通渠道,近几年来,农村电商在消费品下行方面做得有声有色,农村消费潜力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挖掘,但是在农产品上行环节,农村电商却后劲不足。乡村振兴不仅仅是让农民能够购买到更好的消费品,更重要的是让农产品销售出去,让农民致富。

那么,农产品上行难的病因究竟在哪?

业内普遍认为,产品标准化短板、物流短板等一直困扰农村电商助力农产品上行的现实障碍,这些问题至今没有得到有效改善。

首农电商CEO李志起表示,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不够,品质无法达到统一的标准,产地标准化程度不高对销售带来直接挑战。这是阻碍农产品上行的最客观的因素。

另外就是物流短板。众所周知,电商离不开物流,而目前农村地区的物流基础建设还不完善,尤其是冷链物流的缺失,这对温度有要求的农产品来说,也是无法跨越的鸿沟。苏宁集团公共事业部副总裁丁静曾提到,在做农产品线上销售中,物流是很大的制约因素。“如果冷链物流跟不上,农产品品质无法保证,到时消费者投诉,对电商平台的声誉影响也很大。”

李志起与丁静所说的都是客观现实,除此之外,农产品上行还面临其他很多问题。北京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赖阳认为,农产品上行的核心不在物流上,物流能下行同样也就能上行。核心问题在于农业的小规模生产与小规模销售,加上物流成本,致使农产品的性价比缺乏市场竞争力。赖阳举例,比如农民散养的土鸡,通过农村电商平台销售,消费者下单购买送到家中,这都可以实现,问题是土鸡送到消费者家中物流成本会很高。

对此,丁静也谈到,农产品地域性、时效性很强,电商销售过程需要打通很多环节。以土豆为例,土豆的单价较低,物流运输成本又高,因此线上销售成本很高。

农村电商的新方向

事实上,政府也认识到农产品上行存在的上述问题,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中提到的内容,正是要重点解决这些问题,而这也成为农村电商发展的新方向。比如,《意见》中提到的“重点解决农产品销售中的突出问题,加强农产品产后分级、包装、营销”,就是专门针对农产品标准化问题的,“建设现代化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体系”则是补足物流短板的方向,“打造农产品销售公共服务平台”就是解决小规模生产与销售问题。

赖阳认为,在解决农产品小规模生产与销售问题上,农村电商主要有三个发展方向。一是电商必须与规模生产结合起来,不再是一家一户小规模的个体户在平台上分散销售的电商,而应当是更多的发展规模农业、订单农业,比如说通过规模企业进行成批量的采购、运输、销售,以此来降低成本,这个是农村电商成败的关键。

赖阳介绍,过去的农产品流通是由批发市场的承销大户承担,这些大户一边在批发市场销售,一边让采购人员到农村进行采购,而这个流通链条中必然要通过一级、二级等分级批发,这致使农产品流通成本上升,最终农产品的销售价格不低,而农民的收益则不高。“将来发展农村电商,流程应该更加透明化,消费者需求在云端汇总,企业可以直接采购,然后再通过大型的平台销售,效率高,成本也低。”赖阳表示。

第二个方向就是农民生产的引导要发生变化。除了过去的简单的一地一品,农户应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发展定制化农业。现在市场上已经有这个趋势,比如在茶叶销售中,一些茶园被个人或企业承包,产销营收归承包人,消费者预定某个产品后,可以通过摄像头对茶叶的种植、生长等过程全程实施监控。订单式农业是未来农村电商发展的一个方向。这种方式使农产品的产销对接更加顺畅,最终产品的销售价格,对农民来说比卖给批发商要高,对消费者来说比从超市买便宜一些。

记者注意到,很多电商平台已经开始利用自己的大数据优势引导农业生产。阿里的农村淘宝利用大数据,一端针对客户的需求提前预估,也就是订单农业的方式,然后进行针对性的引导,锁定消费需求;另一端是根据扶贫的区域和对象,整合政府的资源,引导农户根据数据结果进行生产。为了进一步了解来自贫困区县农特产品在电商平台上销售的更多细节,京东研究发布了精准扶贫报告,分析消费者画像及用户评价等,从而指导下一步的生产经营的方向。

第三个方向是搭建统一的公共服务平台。赖阳认为,目前国内较大的平台化电商都在做农村电商,但是在农产品上行方面没有成规模,目前的农村电商都是分散的平台,但是消费者不可能访问很多平台,所以搭建农产品销售统一平台很重要。

政府部门与大型企业在这方面的尝试已经开始。2017年商务部开通了电商扶贫频道汇总信息平台,国务院扶贫办也上线了中国社会扶贫网,还有供销总社的综合电商平台运营,这些都是积极的尝试。另外,农业部也在积极联合商贸流通企业准备创建农产品产销对接开放式平台。

最后,赖阳表示,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农村电商的新的发展方向,希望更多的成规模的农村电商平台成长起来,能给农民提供解决方案,同时给城市消费者享受高品质农产品提供便利,农村电商的发展,将会是农业的全面提升。

采写丨中国商报记者蒋永霞